栏目导航
江苏水稻田管用上农药减量新技术
来源:欧宝娱乐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5-04-19 06:22:22
防病治虫得施农药。近期,江苏水稻进入破口抽穗期,记者在田间地头发现,在这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时期,慢慢的变多的农户选用了更绿色高效的农药减量技术和装备。
在泰州市姜堰区的井贤农场,这两天,农技专家们正在田间地头,仔细查看水稻田间的病虫害防治情况。今年,姜井贤家的水稻田试点应用了江苏省农科院研制的“水稻全生育期精简用药技术模式”。通过育秧前的稻种浸泡消毒,增施农药吸收促进剂,水稻生长早期就具备了防治病虫害的能力,播种后90天无需用药,而且个头更高、茎秆更壮。
江苏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副研究员程金金和记者说,研发了可以减量化,更加减少农药用量的一些助剂,中期不再用药,后期采用一些高效、低风险的药剂,这样使得整个水稻生育期的农药用量和次数都得到了减少。
泰州市姜堰区三水街道井贤农场负责人姜井贤和记者说,使用了新技术以后,比常规种植少用了两次药,每亩节省本金30元左右。从目前水稻长势来看,后期增产潜力很大。
除了农技人员带来的新技术新模式,一批智能绿色装备的投用也给稻米量质齐升打下基础。在盐城盐都,今年水稻田管时节,农技人员和大户们用上了稻纵卷叶螟性诱智能监测系统,新系统能够第一时间监测预警虫害情况,便于农户们提前准备,及时精准施治。
盐城市盐都区植保植检站站长谷莉莉和记者说,智能监测设备更精准地指导防治,这样就能做到预防在前,防治及时,在水稻整个生育期能够大大减少1-2次用药,确保水稻不减产,还能小幅增产。
综合分析当前田间病虫情、气象条件等因素,省植保植检站预计今年水稻等秋粮穗期病虫总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态势。建议各地充分的利用自动化、智能化监测设备,持续做好病虫害监测调查,紧抓关键时期,分类指导防控。此外,各地还可根据真实的情况,大力推广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积极地推进统防统治,实现减量控害,保障稻米质量安全。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郝朦 周雷 郑伟 泰州台 淮安台 盐都台 泗洪台 编辑/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