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大型钢铁企业构建绿色产业链融资体系的创新和实践
来源:欧宝娱乐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5-11-05 05:42:16
建龙集团通过构建绿色产业链融资体系,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解决了钢铁行业供应链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推动了环保升级,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该体系的成功实践为其他资金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展现了产业金融创新在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未来,建龙集团将继续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逐渐完备绿色产业链融资体系,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在数据要素成为国家战略、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下,建龙集团认为产业金融领域存在管理创新需求与合作空间。一方面,数字化的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资料;经济高水平发展促使产业链与金融机构深入合作,钢铁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产融合作意义重大。另一方面,金融企业供给与钢铁供应链企业需求不匹配,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风控成本高、供需信息不对称;产业链数据资源存在孤岛现象,阻碍金融业务开展与创新。此外,建龙集团积累大量数字化建设成果与产业链数据资源,已实现八大数字化建设亮点。同时,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下,钢铁产业环保升级迫切,需与金融机构合作引入绿色金融信贷。因此,构建绿色产业链融资体系,对响应国家战略、解决各方问题、促进环保升级意义重大。
建龙集团开展物资编码标准化规范管理,2021 年起与供应商、银行进行供应链金融相关采购业务结算和支付数据标准化治理。结算数据治理依采购品种匹配价格参数、拟定严谨条款;支付数据治理将规则数字化、参数化,即时触发支付。在此基础上,建立金融安全级别数据交互通道,分享合作数据给银行,助其掌握数据、分析经营、建立信用画像、授予更高信用等级。
传统风控模型依赖历史数据和静态评分,难以反映实时信用状态。建龙集团与金融机构共建供应商融资风控模型,贴近钢铁产业链优化,共享产业链经营、第三方等多维度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预测信用风险,提高评估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与多家金融机构进行贷前、贷中、贷后数据同步,实现风险实时监控预警。
建龙集团进行产业金融流程化创新,建设绿色采购平台,管理4191 家长期合作供应商,实施物资管理、线上招投标等步骤,确保采购合规透明,为金融机构提供环保信息。还与华夏银行等打造全流程、零手工、秒支付的供应链金融方案,携手多家银行推出全流程线上化融资申请与放款服务,实现跨平台协议签署与同步,提高融资效率和合作便捷性。
针对钢铁企业以及它供应链伙伴资金回笼慢、融资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建龙集团与金融机构成立联合项目组,贴合行业特点研发创新金融理财产品,如订单融资,依托订单降低风险、提高资金流动性;国内信用证,为交易双方提供支付保证,降低风险;可转让电子债权凭证,实现应收账款电子化流转拆分,即时获得现金流。
目前,建龙集团已经实现了99%的物资编码,共制定了数千个物资编码模板,编制了近二十万个编码。规范物资编码有助于规范化管理物资采购和使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确保物资采购和使用符合公司的治理要求。此外,规范的物资编码体系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理解企业的采购结构和资产状况,这对于供应链融资和资产融资的评估至关重要。实施物资编码系统涉及一系列步骤和方法,包括建立物资编码参数模板、定义物资分类、制定物资编码规范等。具体步骤如下:
①建立物资编码参数模板:设计物资编码参数模板,包括标准物资、非标物资和厂标物资的参数要求,以规范物资编码的生成。例如,主机、主机部件、原料和通用物资的参数设定。系统创新地采用物资参数模板,操作员只需点选几个分类,系统便自动生成物资编码和规格型号,解决重码问题,确保物资描述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降低沟通成本。
②定义物资分类:制定物资分类标准,包括物资大类和物资中类的划分,例如按照0:原料;1:机械类;2:电气类;3:仪表类;4:自动化类;5:材料类进行分类。将不一样的物资归类到相应的大类和中类中,确保物资编码的标准化和统一性。
③制定物资编码规范:根据国标和行业标准,制定标准物资的编码规范,确保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对非标物资,通过图号及主要参数进行编码规范制定,以实现非标物资的唯一标识。对厂标物资,通过参数描述的形式进行编码规范制定,确保厂标物资的编码准确性和唯一性。
④制定物资编码系统操作的过程:设计物资编码系统的操作流程,包括物资录入、编码生成、查询和管理等环节,确保系统运行的顺畅和高效。建立物资编码系统的管理机制,包括权限管理、数据维护和更新等,保障物资编码系统的正常运行。
⑤培训和推广:对有关人员进行物资编码系统的培训,包括系统操作、编码规范理解和应用等内容,提升工作人员对系统的熟练度。推广物资编码系统的使用,促使各部门和供应商都能够遵循物资编码规范,实现物资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建立供应商数字化管理体系有助于确保供应商选择和合作符合公司治理的标准,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同时,通过建立供应商数字化管理体系,建龙集团和金融机构能更好地评估供应商的财务稳定性和信用状况,这对于金融机构在提供供应链融资时进行更准确的风险评估和融资支持至关重要。
实施供应商数字化管理体系涉及一系列步骤和方法,包括供应商准入、执行跟踪、供应商评价和供应商退出。具体步骤如下:
①供应商准入:制定差异化准入标准,根据供应商在供应链中的关键性和风险程度进行差异化考量。确保准入标准在整个集团内部和子公司中得到统一执行,以保证供应商的管理标准一致性。
②执行跟踪:收集供应商的基础信息,包括注册信息、财务情况、合规性等。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供应商的执行情况做跟踪和监控,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并采取对应的措施。
③供应商评价:确定供应商评价的维度,包括质量、交付准时性、成本、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社会责任等。建立评价标准,以量化和标准化的方式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应用于供应商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促使供应商持续改进。
④供应商退出:根据供应商的实际表现,动态管理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包括可能的退出或调整。建立合格供应商库,对符合规定标准的供应商来管理和认定。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对违规或未达标的供应商进行记录和管理。
建龙集团一直秉承建立秩序、增强信用、改善营商环境、创建美好企业、打造行业绿色生态圈的发展策略。业务结算数字化和规则支付数字化有助于提高业务流程的透明度和效率,降低潜在的腐败风险,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这些举措也有助于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资金流动性,这对于获得供应链融资或进行资金管理至关重要。
建龙集团通过与内部相关系统和外部运输机构的集成、协同,推进物流数字化转型,挖掘数据价值,优化管理模式。物流协同项目实现了以下内容:
①基础信息治理:完成站点、专用线数据的清洗和治理,提高基础数据的质量和应用效率,使所有系统中的每个铁运地点都标准统一。
②运价运距管理:新增铁运线路,一键获取铁运单价及运距,让运价和运距信息的获取变得更轻松快捷。
③铁运计划管理:跟踪以建龙为发运主体的铁运计划执行情况,掌握供方送货业务的铁运计划动态,实现铁运物流计划跟踪“没有死角”。
④铁运物流跟踪:实时掌握全部发出/到达车辆的位置及预计到达时间,让铁运在途管理变得更高效与便捷。
⑤铁运物流单据集成:结合铁运单据的装载明细、费用明细与运费核算/结算作业自动化协同,使信息录入“摆脱人工”,让铁运结算“不再繁琐”。
物流协同系统的实施,让铁路、公路、港口等更多第三方物流体系融入建龙集团的数字化体系中,不仅为产业金融服务提供了更多的第三方可信数据,协助金融机构验证贸易背景,而且极大提高了产业金融,尤其是供应链金融的执行效率。
建龙集团在供应链金融项目中,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建供应商融资风控模型,不仅提高了供应链金融的效率和透明度,降低了风险,而且促进了资金流动。具体步骤如下:
①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②数据共享:在确保数据安全、保密前提下,与金融机构共享供应链数据,包括供应商的交易记录、物流记录、检验记录、计量记录、结算记录、信用评级等信息。
③共同制定风控模型:基于历史数据、供应商表现、行业情况等因素,共同制定供应商融资风控模型。通过一系列分析这一些数据,更好地评估供应商的信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④实时监控和调整:建立风控模型后,定时进行数据更新,调整信用评级,确保风险控制的及时性、有效性与准确性。
通过建设绿色采购平台,建龙集团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服务与产业金融相关的采购活动,收集更丰富的数据,确保采购行为符合后续信贷服务的标准,提高采购决策的透明度和合规性,也可以影响金融机构对供应链融资的决策。
实施绿色采购平台涉及一系列步骤和方法,包括物资管理、线上招投标、线上长协管理、线上到货及发票跟踪以及线上电子合同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物资管理:建立专业的物资管理团队,编制物资编码模板,设计并编制物资编码模板,包括物资参数、规格、用途等,以实现一物一码的管理。根据模板选择参数,生成物资编码,实现对物资的唯一标识。
线上招投标:通过平台线上发送招标文件,供应商可以在线提交报价,实现招标过程的线上化。平台自动生成评标汇总表和定标建议,确保招标过程的透明化和公正性。
线上长协管理:对长期合作的物资进行价格、合同条款前置管理,平台自动生成合同,提高合作效率。与外部网站对接,平台自动计算价格,规避风险并提高效率。
线上到货及发票跟踪:平台提供到货、化验、入库及结算等实时数据,供应商可实时查询,提升供应商体验度。
线上电子合同管理:实现电子印章申请和电子合同在线签署,提高合同管理的便捷性和效率。
建龙集团携手多家银行,在供应链金融平台上推出了全流程线上化融资申请与放款服务。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严密核对后自动拟定和填写的电子协议确认功能,不仅避免了申请人填写多份相互关联协议文件出现差错的可能性,还增加了银行对各项协议文书的信任,大幅度的提升了后续银行端的审批效率。
通过数字证书、电子印章、加密网络通讯等安全技术保障,合作实现了核心企业、银行和融资申请人等各方电子协议的跨平台签署与平台间同步。这种方式无需传统的纸质合同快递和审核,也无需电子协议文件的人工收发传递,从而大幅度缩短了周期,提升了业务响应速度,实现了电子协议的跨组织跨平台协同签署和安全高效流转。
钢铁行业作为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需求和流动性管理挑战。原材料采购、生产的全部过程、产品营销售卖等环节均需大量资金支持。传统的金融服务往往不能完全满足这些复杂的需求,尤其是在供应链的不同阶段。建龙集团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设计了几种创新的金融产品:
订单融资:针对已得到确认的销售订单,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给供应商或生产商。这种方式直接将信用依托于订单本身,降低了贷款的风险,并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性。
国内信用证:形式类似于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国内信用证为交易双方提供了支付的保证,降低了交易风险,特别是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
电子债权凭证:允许企业将应收账款转化为电子债权凭证,并允许转让和拆分,最后的持有者可以转让给金融机构,即时获得现金流。这种方式加快了现金流转,减轻了金钱上的压力,尤其是对于现金流紧张的中小企业。例如,共同研发的建龙集团电子债权凭证“建龙信”,是向供应商开具的、体现交易双方基础合同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电子凭证。建龙信支持供应商进行融资或持有到期,具有高信用、可拆分、可转让、可融资等特性。建龙信是建龙集团为其钢铁产业链上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的全新结算方式和高效便捷的融资新渠道。
通过实施这些金融理财产品,钢铁企业以及它供应链伙伴实现了以下成效:建龙信产品在银行支持下允许多级流转后融资,让建龙集团的“信用”通过供应链延伸至产业链的上游,明显提高了产业链上供应商资金的流动性。由于融资占用的是建龙集团核心企业的授信,供应商降低了融资成本,由以往的8%左右降低到4%~5%左右,改善了企业的财务情况。产业链中中小企业特别受益,解决了其融资难的问题。
建龙集团积极做出响应RE100、EP100、EV100倡议,公开承诺减碳目标,将“低碳冶金 + 产城融合”视为建龙实现自身乃至帮助世界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战略目标,坚定地成为全世界绿色发展践行者。截至2023年底,建龙集团在环保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6家子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矿山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矿山”;6项技术入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极致能效能力清单”;绿电使用比例超过15%;平均自发电比例达到66.8%,同比提升4.6%;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00%。建龙集团共进行了余热利用、焦化发电、脱硫脱硝等项目,从银行获取绿色信贷28亿元。2021—2023年,建龙集团共有24个绿贷项目获得信贷支持,合计金额28亿元。
建龙集团构建绿色产业链融资体系的创新实践,在多方面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通过数据标准化治理、共建风控模型、优化信贷流程以及研发创新金融理财产品等一系列举措,有效缓解了钢铁行业供应链企业融资难题,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便捷性,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产业金融创新模式。同时,在绿色发展领域,积极做出响应环保倡议,借助绿色信贷项目推动环保升级,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未来,建龙集团持续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完善绿色产业链融资体系的举措,不仅将为自身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动力,更有望为钢铁行业乃至整个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引领产业朝着绿色、高效、创新的方向不断迈进。




